漫话航空旅行:行李架的前世今生

新浪航空讯 如今飞行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在一百多年间,航空已经从冒险家和富人的专享走入大众飞行的时代。在这转变的过程中,航空技术也日臻成熟,其中旅客感受最深的便是如今标准化、现代化的客舱设计。

  如今再回看曾经的飞机客舱,你会发现一些现在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客舱物件已经与一个世纪以前大不一样。新浪航空今天就带你探索头顶行李架的前世今生。

  载客飞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飞机主要从老旧的轰炸机改装。这些飞机由于航程有限,在执行横跨北美大陆航线时往往要经停数次。由于当时人们生活也较为简单,随身携带的物品一般不过就是一件大衣,因此例如福特“三引擎”这样的飞机并没有为旅客提供行李架。

  在20年代,随着波音247和DC-2/3系列飞机引入,航空旅行的普及度大为提高。也因此,航空公司开始着手提高旅客的旅行体验。其中一项就是在客舱顶部加上了网状的袋子,供旅客临时存放大衣等轻小物件。除了防止物件掉落的网袋以外,没有什么固定行李的装置。但从组图中便可以看到,即使如此头顶衣帽“袋”的设计利用率也不是特别高,只放着几顶帽子。

  二战结束之后,航空公司开始使用更大型的螺旋桨飞机例如星座、DC-6、DC-7等飞机开通跨大西洋航线。这些飞机具有当时先进的增压客舱,使得客舱舒适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航空公司也在头顶空间为旅客提供了便利。曾经的“衣帽袋”升级成了“衣帽架”,但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即存放衣帽等轻小物件的架子,但承重的能力有所加强。这样的设计一直延续到了喷气时代,最早的喷气式飞机波音707和DC-8上都还可以看见这种开放式的行李架。

  波音公司在1963年推出的波音727是航空业的一次革命。这款飞机是第一款销售过千的商用喷气式客机,也是大众航空时代的开启者。飞机同样在客舱设计上展示着新意,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波音727首次采用了全封闭的行李架。这也是为日益增多的旅客所准备的,封闭的行李箱意味着,旅客此时便可以把手提箱放入头顶的行李架内,而不需要再寄存行李了。同时因为行李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在飞机姿态发生变化时有过大移动或滑落,因此也是对飞行安全的一次提升。后来许多老飞机,包括螺旋桨飞机都将行李架改装成了全封闭行李箱。

  在波音727之后,头顶行李架大受欢迎,因此飞机制造商开始着手加大行李舱体积。波音公司在波音737上采用新的内饰,其中就包括这款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加大版行李架。图中的飞机是南方航空公司运营的麦道MD-90,和许多其他机型一样都装配了这种行李架。中国境内的MD-90已经在2011年全部退役。

  1994年波音公司推出了波音777客机,波音希望这款飞机能够给长途飞行提供更好的飞行感受,因此花大力气设计了客舱内饰,还凭此客舱设计获得了工业设计杰出奖。其中一项设计就是头顶行李舱。777的行李舱关闭时会向上收起,因此虽然行李舱比以前更大,但占用的头顶空间却比以前小。因此给旅客更大的客舱空间感,在空中旅行时会感觉更加宽敞。

  此外在燃油价格高涨的今天,航空公司为了盈利想出了不少招数。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瑞安航空就是一个例子。一向以不择手段著称的瑞安航空甚至将头顶行李舱空间出售用于广告宣传。从上图便可看到瑞安航空飞机的行李舱门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此外您还可以注意到飞机的安全须知卡并不是放在口袋里,而是贴在椅背上,一切为了减重和赚钱啊。

  头顶行李架从无到有,从衣帽架到封闭式行李架,可以看出空中旅行的一步步普及和航空业的一步步成熟。飞机上的设施最初只是为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所准备,因此显得些许简陋和不便。但随着飞行人数的增加和航线日渐密集,机上设施也加入了更多的考虑,从无到有,从简陋到更趋完美。